时间:2022-10-09 16:32:40 | 浏览:354
5月17日,京东集团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业绩:实现营收2397亿RMB,同比增长18%;Non-GAAP经营利润47亿RMB,同比增长32.8%;Non-GAAP净利润40亿RMB,与去年同期持平。收入端与利润端皆超预期。
拆分板块来看,商品销售收入2044亿RMB, 同比增长17%;服务及其它收入352亿RMB, 同比增长26%;两者皆超市场预期。
按业务单元来看,京东零售业务单元(国内自营业务、平台业务及广告服务)实现收入2175.2亿RMB,同比增长17.1%,占总收入比重为91%;经营利润78.9亿RMB, 经营利润率为3.6%,去年同期为4.0%; 其中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收入为1184亿RMB,同比增长14%;日用百货商品收入860亿RMB,同比增长21%。
京东物流业务单元实现收入273.5亿RMB,同比增长22.0%,占总收入比重为11%;经营亏损6.6亿RMB,经营亏损率为2.4%,去年同期经营亏损率为6.6%。
于今年2月28日开始并表的同城即时零售配送的达达业务单元实现收入6.9亿RMB, 经营亏损1.9亿RMB,经营亏损率为27.5%。
新业务单元实现收入57.6亿RMB,同比增长11.7%;经营亏损23.9亿RMB,经营亏损率为41.5%,去年同期经营亏损率为44.3%。
资料来源:京东官方
从零售业务单元来看,京东的2022 Q1整体表现可观。在疫情反复、供应链受阻、消费信心不足的多重影响下,总体消费力疲乏,2022 Q1社零数据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与社零数据相比,京东零售表现相对较好,Q1社零中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日用品类分别同比增长5.9%、6.6%,而京东同类别分别同比增长14%、21%,显著好于社零数据。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但展望Q2,京东零售的表现并不乐观,全国多点散发的疫情对零售造成影响较大,在业绩交流会上管理层坦言2020年的疫情对于互联网电商的表现相对偏利好,因为影响小、时间短,且线下消费有明显向线上转移的趋势,但今年的疫情对于线上企业负面影响也很显著,核心区域仓库封控使供应链履约更加困难,履约周期变长,4月订单的取消率明显上升,5月有所好转但也高于去年;京东在一线城市的销售占比高于竞争对手,而本轮疫情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皆受到影响,广深影响相对可控,但北上影响较大,目前仍在持续中;品牌方出于对疫情的考量也纷纷调低了预算,多以选择“保利润”为今年的经营主题,从商流角度也无法支撑高增。品类方面,增速将主要依靠大商品和健康品类来拉动,电子和服装品类增速下滑趋势显著:IT方面,前两年由于IT市场缺货,因此京东依靠强劲供应链获得了较好增长,但今年IT供应相对充足,且单价下滑;通讯则面临芯片短缺、均价上升导致的客户换机周期拉长的问题;服饰类由于疫情、消费力下降,全行业春装库存积压,因此很多商家选择了停止生产夏装。
用户指标方面,2022 Q1京东年活跃用户规模达到了5.8亿,虽然环比增速不断放缓,但ARPU和购物频次都创造了历史新高;目前宏观环境的不理想以及互联网渗透率基本到达天花板的背景下,预计后续用户增长方面增速会进一步放缓,因此长远来看用户质量更值得关注。管理层在业绩会上也明确表态会持续提升精细化能力,不断发掘、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来提高用户质量。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广发证券
京东的物流业务一直以来是京东受争议的点所在:支持方认为投入建设重资产的物流是其独特的护城河所在,是围绕长期发展做出的正确决策;反对方则认为自建物流体系拖累了盈利能力。见智研究认为,京东物流还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但长期会为集团带来极大的价值。
首先明确一点,京东自建物流的选择是创新,也更是被迫之举。电商是信息流(商品)、物流、资金流(支付)的三流合一。京东是以卖较高客单价的3C起家,此前3C类产品的主要消费渠道是如苏宁、国美等的线下渠道,用户基本即买即提,因此在时效性和质量性上相对有保障。因此,彼时采用社会化物流无论在时效性还是配送的质量性上都容易出问题。
另外,当时大众普遍对互联网上购买高客单价3C物品存在不信任,为了建立信任,京东当时提供了货到付款的方式,即送货员把货品送到用户家里后用户当面交给送货员货款。如果采用社会化物流方式,资金周转慢的问题将无法避免,甚至会产生一定资金风险。
因此,当时从物流、资金流的角度考虑,京东自建物流合情合理。
后来,京东物流创新性的探索出了一条和其他社会化物流完全不一样的道路:通常用户在电商平台上下单后,商家联系快递进行揽收配送,快递去A地的商家处取件,取件后发往用户所在的B地的网点,最后再由网点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整个货物的运送链条时间久。
而京东物流则开创出根据运营经验及算法优化提前预测某地某货物的需求预测,并在用户下单前提前将货物调拨到相应最近的区域履约中心(RDC)或前端配送中心(FDC)。一旦用户下单后,货物将第一时间从相应最近的RDC或FDC出库,发往配送站并由送货员完成到用户端的配送,“以储代运“的模式大幅缩减了货物送达用户所需的时间,帮助京东实现了”当日达“、”次日达“,在用户心中树立了”送货又好又快“的形象。
2017年起,京东物流独立,除了作为京东电商平台的履约系统,也开始服务外部客户,当时定下了“到2022年低实现收入规模过千亿,且外部客户收入占比过半”的目标,该目标在2021年提前完成:当年京东物流实现营收1047亿,外部客户营收占比达到了56.5%。但营业成本持续攀升,亏损状态持续,2018-2021年累计亏损250亿元。
目前京东物流的盈利主要还是依靠京东集团。根据运联智库的拆分及测算,虽然外单的毛利率呈现上升趋势,但始终还未能扭亏为盈。
2021年,京东物流拆分单独上市时定位自身于“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商,为企业提供覆盖贯穿供应链战略到执行的解决方案及“咨询+技术+运营”的一体化落地支撑。但目前看该模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京东物流并未完全跑通: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供应链稳定及“一体化供应链”的重要性,因此长期来看市场空间广阔,但各行业间性质差别大,使得供应链服务难以快速实现标准化复制,对于京东物流这类企业而言难以实现规模化效应。
2022 Q1来看,一体化供应链客户贡献了179亿RMB的收入,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为5.88万名,单客户平均收入(ARPC)为11万元,虽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从ARPC的数值来看实在还小,与传统的合同物流也相差甚远。由此可见,目前京东物流还未能真正开启“一体化供应链“。
此外,运联智库指出“一体化供应链“的实现需要客户有多重销售渠道,且在供应商面前有足够的话语权;或者,客户要有线下场景线上化的需求,但暂时又无法自给自足,才有可能通过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实现库存优化和供应链效率提升,并对服务商产生粘性。
然而,目前这类客户数量有限且大概率有稳定的物流供应商;要切这块市场,拓客能力、网络基础建设缺一不可。
因此,做好“一体化供应链“京东物流还任重道远。
目前虽京东拥有仓储、综合运输、最后一公里配送、大件运输、冷链物流、跨境六大网络,但其优势还是在于仓储端,其它领域都还未建立起真正的壁垒,后续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此外,长期来看,京东物流和京东零售间将会凸显出较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京东物流早期是作为京东电商平台履约体系的存在,因此存在一定向零售业务让利的情况;而随着京东物流的单独上市,其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市场考核,因此往后可能存在零售业务小幅程度的利润下滑。
2022 Q1,集团持续针对创新业务主动做出了优化和投入结构的调整,京喜方面进一步进行区域化的战略聚焦,集中资源到规模和效率在持续改善以及与核心零售业务协同互补性更强的区域市场。
在疫情保供中,京喜的供应链能力和业务模式也得到了验证。在4月底以来,受疫情影响的北京地区社区团购业务,京喜拼拼的日均GMV和新用户对比疫情前增长了近一倍,同时运营效率和UE模型也明显改善。未来京东将持续优化和提升整体的运营效率,追求现金流健康、利润健康的可持续高质量的增长。
总结来看,2022 Q1京东的表现总体可观;展望今年,宏观环境不理想或贯穿全年,势必会给后续的运营及表现带来一定的挑战,预期需要放低,但相信公司控费的能力及业务的持续调整会使得影响相对可控。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1天1000公里,100台制氧机。疫情笼罩下的武汉,感受到了来自京东物流的速度和温度。在去年疫情最危难的时刻,由于全国各地道路封锁,钟南山院士捐赠的制氧机始终无法发往武汉,在紧要关头,京东物流仅仅用了一天时间,跨越1000公里的障碍,将10
帮助京东建立起核心竞争力,后又分拆运营的京东物流终于要上市了。2月16日晚间,京东物流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正式启动IPO,成为京东集团旗下进行IPO的第三家子公司。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本次IPO的联席保荐人包括美国银行、高盛、海通国际等。此
提示!快递生态圈主要目标群:(投资人 私募基金 券商机构 各地方政府决策者 快递监管部门 快递经营者 媒体从业者 快递上下游经营者 加盟网点老板 年薪30万以上快递物流从业者 )添加公众号之前请阅读提示,是否属于该目标群| 快递生态圈投资组
5月28日,随着9名客户和员工代表与象征京东物流科技的机械臂共同敲响上市锣声,京东物流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在过去的14年,京东物流从北京潘家园的第一个快递站出发,建成了覆盖全国、通达全球的六大物流网络,随着2017年全面开放,如今已服务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应梅 9月3日,京东(9618.HK)发布公告,子公司京东智能产业发展集团(以下简称“京东产发”)将收购9.16亿股宇培国际持有的中国物流资产(1589.HK)全部股份,占中国物流资产已发行股本的26.38%,售价每股4
9月19日,安能物流港股上涨18.33%,在9月9日一度跌入低谷之后,安能物流估计一路反弹上涨,新快运之王熬来了曙光?三年前的2019年2月,当安能全面砍掉了曾被寄予厚望的快递业务,安能董事长王拥军用电影《敦刻尔克》中的台词来描述——“史诗
10月18日,京东物流CEO余睿表示,物流的“快”不在于更昂贵的运输工具而实现单纯搬运速度提升,而是通过合理规划仓网、分布库存减少履约环节,缩减搬运距离和搬运次数,从而实现高效履约。从京东物流自身定位看,发展一体化供应链是必须。在京东物流峰
5月28日,屡传IPO的京东物流终于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首日,京东物流股价即大涨超过14%,报46.05港元/股,总市值超2800亿港元,一举超过通达系,仅次于顺丰,成为国内八家上市快递公司中的第二名。随后,京东物流股价回落,截至发稿,股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王楠】“京东物流的梦想有三个阶段,第三阶段的梦想是‘强化技术驱动,成为根植于中国、服务于全球,世界领先的物流供应链企业,为全球客户带来价值’。”JDL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告诉记者。回顾京东物流独立转型史,
据悉,京东物流方面通过受让取得部分德邦控股股份且同时接受德邦董事长崔维星、董监高转让方委托获得部分德邦控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的方式,可以实现对德邦控股的控制,从而间接控制德邦控股所持有的德邦股份66.4965%的股份。京东物流将触发全面要约收
在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转让股权后,京东物流股价应声大跌。 截至9月19日收盘,京东物流(02618.HK)收跌8.69%,报收14.92港元,在上一个交易日,京东旗下两家上市公司京东健康和京东物流同时公告,刘强东分别转让宿迁天宁和西安京东45%
财联社9月20日讯(编辑 周新旸)刘强东近日转让了京东系两家相关公司各45%的股权。周一(9月19日),京东系公司股价呈现不同幅度下跌,截止发稿,京东物流(02618.HK)跌7.59%,京东健康(06618.HK)跌1.62%,京东集团(
本报记者 许洁8月23日晚间,京东集团及京东物流发布了2022年二季度及中期业绩。“京东凭借极具韧性的商业模式,行业领先的供应链能力和高效的运营,在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中持续交付了稳健的季度业绩。”京东集团CEO徐雷表示。京东集团财报显示,截
5月20日,在“人间烟火气与有责任的供应链——618京东和你在一起”为主题的京东618启动发布会上,京东首次公布了“织网计划”的建设成果。以43座“亚洲一号”大型智能物流园区和全国范围内运营的约1400个仓库为核心,搭建的高度协同的多层级物
京东年收入增长情况京东用户增长情况季度增速均超20%,净收入同比增长23%京东净收入、调整后的利润均超出市场预期,表现稳定。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净收入2759亿,同比增长23%。增速方面,2021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增速均超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