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3 12:24:45 | 浏览:255
本文作者将以淘宝、京东为例,从产品设计方面来了解巨头们是如何做内容电商的。enjoy~
消费继续升级,众电商平台意识到导购垂直电商对其分流影响,了解到内容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力,纷纷转型内容化,特别是电商巨头们,如淘宝天猫和京东在产品内加大了内容板块。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电商内容化这一议题:
电商的发展从初期到现在,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电子商务发展初期,消费者的核心需求是能够快速且以便宜的价格买到想要的东西。
传统电商之所以能够得以发展,有三个因素:
这三个因素很好地满足当时消费者的需求:电商提供尽可能多且全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便于消费者搜索查询,还能货比三家,网上信息的丰富度打破线下消费者对商品信息闭塞、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此时,传统电商属于交易型电商。
导购类平台发展有两方面因素: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人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消费升级带来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对买买买不单是关注于价格,越来越多人关注商品的品质和服务;二是传统电商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增加了消费者决策的成本,比如搜索一个商品会出现几十上百的相关商品,这些商品看起来没什么差别,消费者开始有了疑问陷入认知混乱,不知道该买哪个好。
导购类平台抓住用户“不知买哪个好”的场景痛点,从某个细分领域入手深耕内容,“种草”文化应运而生。这类电商适合的发展方向是小且精,在做好导购内容的基础上发展电商,形成完整的购买闭环流程。典型产品:小红书、网易美学(尚未有电商功能)。
消费升级仍在继续,大电商平台意识到垂直导购平台对其消费者分流的影响,内容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消费者购买行为更偏向理性。因此开始计划转型内容化,特别是电商巨头们,如淘宝天猫和京东在产品内加大了内容板块(唯品会貌似尚未有相关动静)。
其次,消费者的使用场景也发生了变化。相比于之前有明确的购买意向,网购行为的普及化和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使得消费者在没有明确购买需求时开始会“逛”电商。而“逛”电商的消费者大多为女性,其本身相比男性消费者更感性,“逛”的行为相比搜索查看也更感性,更易被“种草”。可以说,内容化是对“逛”最好的应对措施。
不管是传统电商、垂直导购平台还是内容电商,其终极目的都是促进消费者花钱买东西,提高平台GMV,实现商业效益。除此之外,传统电商内容化,我认为还有几个浅层目的:
内容化将延长用户停留时间,有两方面好处:
不管是B2C还是C2C,平台内容化转型促使卖家经营方式的改变,拓宽其商品曝光的渠道,比如运营一家店像运营一个公众号,推荐一个商品像写一篇推文一样,还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颖传播媒介触达更多潜在消费者,符合当前用户消费内容的习惯。
分析二者电商的用户画像,使用场景及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
(1)相同点
① 大多数电商消费者的使用场景可分成两大类,如下表:
② 用户年龄结构上相似,集中在19-40岁年龄段,其中26-35的用户是占据半壁江山。这部分人群是目前社会的主要消费群体,大多是职场人士,生活工作节奏快,较少空闲时间到线下消费,已有固定的网购习惯。
(2)差异点
淘宝和京东在用户性别比例上分布有所不同,这与两家电商早期定位和商品特点有关:京东商城以3C商品为特色,相对应的男性用户较多;淘宝作为最早期的电子商务平台,商品种类齐全,以服饰、美妆、生活类商品居多,因此女性用户的比重更大。 男女用户占比上的不同和用户行为习惯上的不同,对于产品设计上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淘宝、京东内容方面的产品设计规格如下表:
电商内容化有两个需求场景:一是想了解他人对某件商品的评价,作为我是否购买的决策依据;二是无明确购买需求,“逛”电商,内容化更服务于后者。
涉及内容必涉及内容供应链,包括内容生产者、平台、内容消费者。淘宝和京东都引入自媒体达人作为内容生产者生产较为专业的内容,内容中穿插推荐商品及其购买链接。相比于单纯的将商品信息呈现给消费者,图文等多方式的推荐降低消费者的抗拒和挑剔心理,更易接受事物。就像有时候,你确定要去商店买衣服往往买不到中意的,反而是随便看看逛时买到了心仪的商品。
除自媒体之外,二者都鼓励卖家和内容消费者参与到内容生产中,丰富内容维度,这也是保证内容供应链持续运转的重要一环,如淘宝的微淘模块和京东的觅,卖家方多以直播、短视频或图文动态的方式宣传商品和品牌。而UGC则主要通过参与问答和交流社区的方式生产内容。
平台分发内容方面,淘宝、京东采用相似的方式,有头条、模块化的专题结构等,将生产出的内容呈现给消费者,与纯粹按商品功能或品类进行结构划分相比,模块化的专题结构更符合“逛”的心情,对商品的界限没有那么明确。
(1)相同点
① 二者都把秒杀打折活动、精选商品等易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词眼放置首页首屏上,这一点在传统电商时期就有,利用消费者固有的;
② 突出头条内容,且都将头条放置在首页banner底下,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可能的原因是头条内容对用户的转化率高。原因前面分析过,缺少浏览参照物,停留时间长,降低了心理门槛,更易转化消费;
③ 首页内容都采用模块化结构展示,不再强调以商品品类作为分类标准,而是以专题来分类。专题的选取往往融合情感因素,更能吸引消费者,特别是在消费升级的驱使下,这也符合消费者“逛”时的购买习惯。比如京东的爱生活模块中集合了3C、家居、超市、宝宝用品、个人用品等。这样的设计说明消费者不管是在线上“逛”还是线下逛,对于商品之间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明确;
④ 二者都设有问答功能和社区功能,但从功能入口设计深度来看,优先级不高。淘宝之前有个问大家功能已被cut掉,目前只保留我的页面中的提问功能,京东问答的入口也是在我的页面中。问答功能个人认为是挺有用的,是消费者极易生产内容的地方,但被削弱优先级的原因可能是运营方面的问题,UGC内容难以控制。用户发某个问题后,底下留言的大多数是卖家的商品链接,没有达到原来的效果;
⑥ 二者都利用图文、直播短视频等新的传播介质。直播与电商的结合效果非常好,直播是消费者接触卖家和商品较直接的方式,相比于单纯静态的商品图片,消费者更相信眼睛看到的动态效果,因此直播的切入对于提高消费者转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图文的推荐一般由第三方撰写,一般是专业自媒体,因为人们更倾向于相信与他们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的推荐。
(2)差异点
① 从功能设计上看
淘宝向内容电商转型更完全,从将商品类别分类功能删去可见。淘宝已经有足够的GMV,现在的目的就是想让消费者“逛”,在内容的海洋中边看边“种草”。现在的淘宝是集合头条、微博、公众号于一身。而京东在内容化的进程中,仍保留商品品类分类功能,只不过将其优先级降低一些,其仍有传统电商的踪迹。这样的设计与二者产品用户性别比例有关。男性用户一般购物时的目的性比较明确,相对应的耐心较低,想要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女性则相反,她们更偏爱“逛”,看看有什么东西是好东西就想买,购买行为感性因素较大。
② 从内容丰富度上看
淘宝更胜一筹,但相对应的,产品结构复杂度也更大一些。内容偏向性不同,京东以3C商品、男性产品为主,淘宝内容偏向于生活类、女性产品为主,从首页模块化分类以及微淘、觅Me的首页精选等多处都可见。这点契合其电商的定位和主要用户群的特征。
(1)淘宝头条 & 京东日报
相同点:
不同点:
引言:提到独角兽,除了美团、蚂蚁金服、今日头条等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国企业之外,知晓SpaceX、WeWork就已算具备国际视野,而听说过Slack、Robinhood、Waymo的,则一定是资本圈颇具前瞻外向眼光的群体了。大多数中国独角
本文作者将以淘宝、京东为例,从产品设计方面来了解巨头们是如何做内容电商的。enjoy~消费继续升级,众电商平台意识到导购垂直电商对其分流影响,了解到内容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力,纷纷转型内容化,特别是电商巨头们,如淘宝天猫和京东在产品内加大了内容
2022年,中国零售总额439733亿元,其中网上零售总额137853亿元,占比31%,接近三分之一。如今买东西只要在手机上点两下,货品就送上门了,真是很方便。如今在几大电商平台,简单总结一下:京东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快“,晚上下单,第二
你只知道在淘宝 京东买东西,你知道这两种电商有什么区别吗?1.“阿里”是大平台,“京东”是大商家首先我们都知道,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是给第三方商家提供线上交易的电商平台,主要给第三方商家提供展示机会和流量来源,阿里需要尽可能的招揽各种卖家,然
第六部分 关联营销一:关联度好坏的指标1丶平均访问时间2丶访问流量3丶跳失率4丶该宝贝的转化率=时间段之内购买个数/访问流量这四个大指标,是做关联营销的开始!二:商品的选择1:选择的商品,不是越多越好。因为顾客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建议最多不超
#头条创作挑战赛#前段时间数据公司SimilarWeb编制的2022年全球电商平台最新排名公布,前十中只有两家来自我国:2022世界顶级在线电商平台排名#NameRegion/CountryProduct CategoryVisits/m
现在活着的而且活的很好的电商平台,十个手指都能数完。不断有人跳入电商行业,也不断有平台运营不下去,”死”了一批又一批,那么活下来的电商靠的是什么呢?本文将详细讨论这个问题。现在活下来的电商,一方面有运气成分,一方面也有不少能力。先说运气成分
想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玩机技巧、数码评测、科普深扒,可以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的头条号:雷科技----------------------------------网络购物在移动互联网极为发达的今天已经变得稀松平常,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个主流电商平台
2011年,淘宝第一场“双十一狂欢节”,不仅震惊了全国人民,更从那刻开始,逐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获得购物的便利性。随后,紧追不放的京东、一跃而起的黑马“拼多多”、死灰复燃的微商社交电商、小视频带货,甚至“一夜暴富”的主播李佳琪等等
整理|吴鹤鸣真实的消费者和真实的使用场景,一直是淘宝的特色,今年的双11,以真实内容吸引消费者驻足的“种草机”,产生了250亿条内容的浏览和消费。而参与短视频内容的商家,转化率和销量的增长均超过一倍。平台上已经诞生了一批新的有生力量,他们被
最近有一个粉丝朋友跟我说,他说他用电脑不方便,问我怎么样用手机开一个淘宝店铺?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淘宝现在可以开哪几大类店铺?第一个就是个人店铺。这个是大家所熟悉的,也叫集市店铺也叫c店,也就是自己个人通过在网络销售一些产品。当然也有公司或者
怎么做好淘宝运营?一、定位1、开店前首先需要考虑清楚3个问题:你有什么产品?你要卖给谁?你有什么优势?2、开店说到底就是竞争,你有实力跟同行竞争就可以成功。例如你是一个知名品牌所有者,你有成本很低的优质货源,你有很多忠实粉丝,你有同行无法复
5月底了,距离6.18也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各大店铺都做好了充分准备,大促前的流量操作以及基础优化,活动的排期也都在安排呢,做这么多就为了在6.18大促中能够分一杯羹!开始进入正题吧!一、打造产品路线1、高客单价用直通车推广比较合适,用直
自2003年马云创立淘宝到如今已有十多年了,我们可以夸张点来说,如果清点手机里的必备APP,那么淘宝一定拥有姓名。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有点空闲时间,除了刷快手以及抖音以外,那就是逛淘宝了。不管是否需要购买,但浏览淘宝已成人们的日常。根据网络服
2019年,通过直播带货业务,淘宝成功开启新征程,让视频风口动能转化为刺激业绩增长的动力。如今,新的风口袭来,谁能抓住机会?淘宝逛逛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仅在“双十一”种草期,逛逛的内容曝光量就高达250亿次,大约1/3的订单来自于内容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