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9 22:53:35 | 浏览:824
过山车式的周期属性
2021年该公司实现历史最佳业绩,扣非归母净利润239.38亿元,同比增长796.38%,增长近8倍,相对于该公司过去10年的利润总和还要多。但是到了2022年一季度,该公司扣非净利润35.11亿元,同比下降23.05%,业绩从高峰滑落。这忽高忽低的业绩令很多投资者难以捉摸。事实上,周期是京东方的第一个主要特征,理解京东方,最根本的就是要理解其周期属性。从历史情况看,该公司的业绩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波动。在2017年的行业高景气周期,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301.99%,但是2018年至2019年的低景气周期,归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54.61%、44.15%,连续2年同比负增长。到了2020年的景气恢复,归属净利润又同比大幅增长162.46,业绩波动波很大,呈现出暴涨暴跌的情况。
分析和跟踪京东方的周期,最重要的是跟踪其毛利率。2017年至2021年,该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25.07%、20.39%、15.18%、18.55%、28.87%,毛利率在2017年较高,对应的是高景气周期,2018年和2019年毛利率较低,对应的是低景气周期。2020年毛利率有所回升,但还在底部。2021年毛利率为28.87%,达到近20年的最高水平,行业景气最高,也是2021年实现业绩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进一步分析看,2021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27.39%、34.67%、33.55%、19.63%,毛利率在第二、第三季度达到顶峰,但是第四季度则明显下降,说明所在行业的景气度在2021年的第四季度就出现了明显下滑的情况。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为21.38%,较去年四季度环比有所改善,但是较去年一季度的27.39%回落较大。毛利率的下跌,通常意味着下游需求的减少,产品价格的下降,侧面反应行业景气度不高,说明当前京东方很可能处于上一轮高景气周期的下滑阶段。
财眼看京东方的焦点二:吃钱的巨兽
京东方所在的是面板制造行业,该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持续进行高资本投入是其第二个主要特征。2022年一季度,该公司固定资产余额220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48.28%,是典型的重资产公司。重资产公司通常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添置、维护、更新升级生产设备。京东方自上市至今,累计资本支出高达3740亿元,而净利润累计只有约507亿元,可谓名副其实的烧钱大王。
京东方2009年至2020年的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本开支)全部为负,2016年至2020年的自由现金流分别为-206亿元、-215亿元、-288亿元、-233亿元、-50亿元,自由现金流缺口巨大,只是在2021年度的历史最高景气周期,京东方的自由现金流才由负转正。说明该公司近年来的资本开支量非常大,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远不能满足资本开支需求。只有不断依靠外部融资投入,公司才能扩张运转。如果没有融资,公司可能会陷入资金链困境。
据统计,该公司自上市以来6次非公开发行募资、1次公司债、1次永续债,再加上巨额的低息贷款,间接融资1616亿元,直接融资896亿元,累计募资2512亿元,不少投资者将其冠以“圈钱王”的称号。上市以来,京东方就一直靠着圈钱、烧钱扩规模,就如同一个吃钱巨兽。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该公司的有息负债规模高达1616亿元,但是该公司资本结构中,以权益资本和长期有息负债等长期资本为主,短期有息负债只有32.51亿元,而货币资金为914.4亿元,短期的资金链风险较小。这一方面,说明该公司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能源源不断获得长期的资本支持;另一方面,也说明京东方能够获得政策扶持,银行可以给它较长的借款期限和较低的借款利率。
财眼看京东方的焦点三:高研发低回报
面板制造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的更新换代较快,持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是其第三个特征。京东方2021年研发费用106.7亿元,远高于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规模,研发费用率为4.86%,研发投入强度较大。
但是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的盈利能力比较一般。2018年至2020年,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最高不足3%,盈利能力非常差。2021年因行业高景气,扣非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2.05%的历史最高水平。2022年一季度,该公司的扣非净资产收益率回落至2.4%,该盈利水平和2017年高景气周期时的盈利能力差不多,即使按照2017年的水平,扣非净资产收益率也就在10%左右,这个盈利能力大概就是社会资本的平均回报水平,这实在无法匹配京东方的高强度研发投入。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前面都是通过扣非净利润,而不是通过净利润去分析,主要原因是该公司可以获得大量的政府补助,导致净利润水平失真。比如,2019年实现净利润19.19亿元,但是扣非净利润为-11.67亿元;2020年实现净利润50.36亿元,但是扣非净利润为26.70亿元,这其中的差额主要就是政府补助。事实上,政府补助每年对京东方的补贴是惊人的,也是京东方利润很大的一个来源。如果没有这些政府补助,京东方很多年份估计都会亏损。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政府补助大,说明政府对该产业的支持力度大。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帮助,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及时获取实用好文章!
「理个税」提供最专业财税资讯及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管家服务。
来源:马靖昊说会计
投资者:2021年度股利分配方案已于今年4月29日股东大会通过,至今已过去19天为何迟迟不实施?投资者:华为物联落地项目明显增加,反观京东方物联网概念至今没有确切项目落地。京东方凝聚20多年先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经验,结合行业趋势,成立全资子公司北京中祥英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价值链的BOE工业互联网平台。
按照Omdia的说法,在3季度推出的iPhone14系列上,京东方与三星、LGD,依然是苹果OLED屏的三大供应商。且按照Omdia的说法,今年,京东方供屏占比翻番,达到到15%,然后LGD占比25%,三星依旧最多,达到60%。
图二:屏幕厂商示例图按照利亚德的说法,开幕式舞台由地屏、冰立方、冰瀑和南北看台屏,这么主要5个部分组成,全部由LED显示屏制成,LED显示总面积约14500平方米。也就是说所有的LED屏中,京东方只提供了地屏中的4500平方左右,只占整个屏幕面积的30%,另外的70%全是利亚德提供的。
智通财经APP获悉,京东方精电(00710)绩前获资金追捧,股价抢跑涨超3%。截至发稿,涨322%,报1858港元,成交额122359万港元。消息面上,京东方精电将于今日发布中期业绩。公司此前发布盈喜,预期中期纯利将较去年同期的约9510万港元取得140%至180%之间的大幅增长。
第三,京东方在2016年开始向物联网领域转型,以半导体显示和传感技术为基础,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物联网细分市场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目前京东方在智慧车载显示系统、智慧零售系统、智慧金融系统、工业物联网、智慧医工等众多物联网细分领域都处于全球和国内领先地位。
2022年8月12日,港股上市公司京东方精电(00710HK)公告,当日,年加(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与京东方订立股权转让协议。据披露,京东方精电主要从事汽车及工业显示屏业务,具备单色显示屏製造产能以及TFT及触控屏显示模组装配产能。
格隆汇7月19日丨京东方A(000725.SZ)公布,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显示”)为公司下属子公司。为优化合肥京东方显示股权结构,提高管理效率,满足公司发展战略要求,公司拟以727809.65万元的价格受让合肥兴融投资有
2022-01-24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蒯剑,马天翼,唐权喜对京东方A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业绩创新高,竞争力持续加强》,本报告对京东方A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位为7.10元,当前股价为4.98元,预期上涨幅度为42.57%。证券之
应用创新层面,京东方不止于智能手机、PC等个人终端以及家用显示终端,已经全面布局了车空间,将智能座舱作为了柔性OLED的新价值场景,在汽车仪表、中控总成、抬头显示、后视镜等车载显示细分领域,已推出柔性AMOLED、柔性多联屏、曲面显示、全贴合显示、超大尺寸显示等极具代表性的前沿技术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全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品牌,从物理空间上进一步向用户靠拢。
结合该博主的前后爆料,@中关村在线等多家媒体发文报道即将发布的华为Mate50系列或将搭载京东方2160HzPWM高频调光新屏幕。目前来看,这个猜测是错误的,如果@数码闲聊站爆料属实,那么搭载京东方2160HzPWM高频调光的新机将会在年底左右发布,而华为Mate50系列将在下个月发布,发布时间差距甚远。
Omdia数据显示,在海外减产的情况下,中国大陆五家制造商京东方、TCL华星、惠科、南京中电熊猫、彩虹光电的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份额达到685%,创下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占比的新高。2009年8月25日,在公司仍面临巨额亏损,全行业全面减产的时刻,京东方宣布投资2803亿元建设我国第一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在这一过程中,京东方的柔性OLED显示技术正在赋能越来越多的终端企业,引领上下游厂商的创新发展,逐步形成巨大规模的产业布局,为个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产品和柔性显示解决方案,助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京东方集团高级副总裁邱海军认为,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将带动车载柔性显示市场快速增长。就比较优势而言,不管行业怎么走,京东方永远在进步,柔性OLED智能手机、折叠手机等高端产品的出货量以及市占率一直在快速增长,领跑国内市场。
活动现场,BOE(京东方)首度披露其在西南地区千亿级柔性OLED产业集群布局,并重磅发布全新一代Q9发光器件及全新自研蓝钻™像素排列方式,全面展示了其全球领先的柔性OLED显示技术、智能交互创新应用场景,以及雄厚的智能制造能力,并以全面迈向亿级出货量的目标,为柔性OLED消费市场打造强劲增长极,全面开启多形